查看原文
其他

三代接力,为三北工程谱写教科书 | 科技自立自强之路

陈欢欢 中科院之声
2024-11-02

是顺应自然、让风沙肆虐
还是人定胜天、绿进沙退?
中国人曾在46年前坚定地选择后者

始于改革开放元年的三北工程
规划期限长达73年
从1978年开始,到2050年才结束
家底虽不丰厚 
但远见卓识令人叹服
三北工程咨询专家组副组长、
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教君说:
“不管是美国还是苏联
他们的防护林工程都坚持不了这么长时间
我们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纪录保持者。”

比海南岛面积还要大的毛乌素沙漠
如今80%已化身为绿洲
种树,中国人绝对是认真的
国家林业与草原管理局数据显示
我国三北工程已累计治理退化草原12.8亿亩
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5.05%提高到13.84%

▲防护林主要林型——防风固沙林。

西北、华北、东北,简称三北地区
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2.4%
可谓半壁江山
但一望无际的沙漠、戈壁
形成绵延万里的风沙线
也是一条扎心的贫困线
上世纪六七十年代
这里土地沙化严重
羊没草吃,人没水喝
甚至连烧饭的柴火都捡不着
沙进人退,何谈国富民强?

1978年
国家拿出5000万元给三北一期工程
这在当时已是一笔巨款
但按照一期工程的任务量折算
每株树只能摊到3分钱

仅用3分钱
就要在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三北将树种活
种什么树、如何种最为经济高效?
一支科技国家队挺身而出
回答了这一技术含量极高的问题

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所
(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前身)
研究员刘慎谔率队
早在1955年就将1万多株樟子松苗
从它们的故乡大兴安岭南移8~9个纬度
引种到辽宁省彰武县章古台
开创了我国樟子松固沙造林的先河
这一经验后来在三北工程中立下大功
也因此,樟子松被誉为“治沙功勋树”

▲1964年,刘慎谔骑着毛驴在西北检查治沙试验工作。

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
三北工程从来不是简单的种树工程
而是要根本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

上世纪60年代
刘慎谔的后辈、林学家曹新孙
在国内最早提出在村庄附近栽种防护林
并成功营造我国沙土区第一片针叶树农田防护林
到三北工程启动时
这片林带已基本成型
当地百姓评价说
风沙挡了、村子美了、柴火有了

▲1981年,曹新孙(右二)陪同瑞士林学家波斯哈特(左三)到带岭工作站考察。

三北工程启动后
由于基层普遍缺乏防护林相关技术知识
曹新孙毫无吝啬地倾囊相授
一方面为林业部三北工程讲习班授课
一方面将相关知识整理成教材发给大家
成为人手必备的入门教科书
直到1983年
他主编的《农田防护林学》才正式出版
该书将农田防护林研究提升到独立学科的水平
此时,曹新孙的学术思想
早已由广大基层林业工作者
广泛应用到三北工程中
并被实践证明是明智之举

造林一时、经营一世
1986年,三北工程进入二期
此时的重点已不再是树能不能栽活
而是如何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经营防护林
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姜凤岐
连续主持国家“七五”“八五”“九五”科技攻关项目
多年来专攻防护林经营研究
2003年,《防护林经营学》正式出版
成为防护林学又一本重要教科书
相关研究也获得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

进入21世纪
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成为新的主题
2023年,朱教君主笔完成《防护林生态学》
成为防护林研究领域又一本教科书
从1983年到2003年、再到2023年
三代学人分别用20年时间赓续传承
接力走出一条科学探索之路

▲朱教君(右二)考察中国科学院策勒沙漠研究站固沙植被。

为了让全世界看到一个客观真实的三北工程
中国科学院启动了三北工程综合评估
朱教君团队耗时数年
在三北地区行程7万公里拿到大量一手资料
分析了1978年以来近2000景遥感影像
对三北工程进行全面综合评价

2018年三北工程启动40周年之际
他们向全世界发布评价报告,郑重宣告:
三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面积4614万公顷
森林覆盖率净提高5.29个百分点
水土流失面积相对减少67%

▲防护林主要林型——水源涵养林。

目前
三北工程已能实现生态和经济“双赢”
为全国提供了1/4的干鲜果品
助力1500万人脱贫增收
让老百姓有“绿水青山”,也有“金山银山”

这是三北工程交出的“期中”答卷
而广大科技工作者也已吹响号角、迎接新的挑战
针对北方区域生态环境依然脆弱的问题
党中央提出力争用10年时间打一场三北攻坚战
如何打好这场攻坚战?
朱教君表示
就是打造好“山水林田湖草沙”
统筹发展的实践样板
继续通过科技创新
让祖国的“绿色长城”屹立不倒!

▲防护林主要林型——农田防护林。

全文请见8月28日《中国科学报》将刊发的文章

为“绿色长城”筑牢科技根基

来源:中国科学报
责任编辑:刘映含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中科院之声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